越优雅的事物破碎时越悲伤

“《悲剧,巧合与L.L.D.M的双重生活》作为“Memories of Things Past”项目三部曲的第二章节,是一部基于历史资料的非虚构影像作品。故事以一本19世纪比利时家族日记为线索展开,讲述了多年间围绕日记发生的一系列巧合离奇的故事。作品混合了文字、图像、信件、电话录音、历史资料等多种媒介作为呈现方式,试以探讨在“档案与虚构”、“私人与公共”的宏大命题下,真实与回忆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Tragédie, Coïncidence et La Double Vie de L.L.D.M” is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trilogy “Memoriesof Things Past”, a fiction-documentary project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that Zhen SHI started in 2015. She employs a 19-century Belgian family diary asits source, retracing a series of coincidences and a tragedy related to thediary that have taken place over the years. Combining text, image,correspondence, telephone record, archive and other media in its presentation,the book seeks to explor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and memoryunder the general proposition “Archive and Fiction” / “Private and Public” in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art.

“Memories of Things Past”  石真  2017年,上海OCAT展

《悲剧、巧合与L.L.D.M的双重生活》是我为“真姨书房”设计的第二本书。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也许石真会沿着她的“档案与虚构”思路完成“Memories of Things Past”第二章、第三章……直到有一天我会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在某一个空间,顺理成章地进入她重新制造的影像故事。然而,2017年的10月的布鲁塞尔,就在石真得到L.L.D.M日记的几乎同一地点,“Memories of Things Past”的大量第一手资料、数据以及日记本全部遭匪徒盗抢。曾经从L.L.D.M呈现出日渐清晰的脉络又回归了神秘。直到今年夏天,在北京的一个旮旯胡同里,“Memoriesof Things Past”的第二章,也就是《悲剧、巧合与L.L.D.M的双重生活》放在了我的面前,我看着这份残缺的“档案”,听着石真讲着远隔重洋的故事,头脑中想着面前这位女士是不是也有个“双重身份”?

对于我来说,L.L.D.M日记的离奇感,和水面上的波光一样动荡不安
(《悲剧、巧合与L.L.D.M的双重生活》封面)
在封底上可以直截了当地看到日记从发现、被盗抢和彻底消失的线路图

“Memories of Things Past”的第一章是一个成熟的书籍装置作品,原稿版面排布关系都有着作者自己的思考。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在一定篇幅内呈现第二章的背景语境,成为设计这本书的难点。继作者在作品里探讨“真实与回忆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为书籍设计师的我也开始想办法去平衡“形式的突破”与“信息的还原”间的微妙关系。在我看来,第二章《悲剧、巧合与L.L.D.M的双重生活》更像是L.L.D.M日记向作者个人的经历转化的过程,而不单单是从装置到出版物的一次物化。

关于L.L.D.M的影像、作者的纪实影像、两个人各自的日记……构成了“真实与回忆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悲剧、巧合与L.L.D.M的双重生活》内页设计)

这个想法和石真一拍即合,于是就有了成品书中可以见到的别册内容,这本别册使用中、英、法三语连贯地讲述了本书的故事线,从书里取出可以和本体平行观看。让没有看过第一章的读者可以把《双重生活》可以当作一个独立故事来看待。这个设计也是我个人最为喜欢的部分,因为护封包裹住别册之后,看上去更像一个显得颇有些“臃肿”的档案夹。通过多次试验和计算,这个额外胀起的空间被封底的异形凸起所收纳。异形的书脊提醒了读者别册的存在,取走内容物后,后勒口可以完全贴合内页,原本比书口略短的长度也自动补足,翻阅起来完全不会有异物感。

容纳别册后的异形书脊
日记手迹的部分释文可独立查阅。在考证日记内容的过程中,
作者神奇地与L.L.D.M后人相遇,
甚至居住在L.L.D.M房间内的心得体会都收录于别册之中。

我有意将部分作者视角的内容做了游离书本体之外的设计,它们包括七幅影像、六篇作者日记和一张车票,诚如作者对她的作品解读:“基于历史资料的非虚构影像”。我则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这些内容放在书中时,即作为叙事线上的内容,当作“现实”的部分看待,一旦取出之后,则回归虚构。散开的页面看上去就是一部工作档案,如果想工整地复位可能会有点费力。这个过程恰巧可以让读者按照叙事线理解L.L.D.M家族的来龙去脉,有权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安插部分内容,去体会作者失去日记时的切身感受也好,甚至把自己看作是日记原主人也好。正像我在设计本书的过程中从未见过原件一样,文本和影像对于我来说像谜语一般存在,L.L.D.M日记在脱离主人的那一刻就失去了和书写者(或者说是事实)的必然关联,读者就是重建它的人。

右页为L.L.D.M的曾孙女,车票就是作者当天从法国去比利采访时使用的车票
“现在重要的已经不是你如何适应这个世界,而是你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作者的结语放在了后勒口处,摇摆的位置,铅笔的痕迹好像随时都会被擦去。

越优雅的事物破碎时越悲伤。

本书的标题和正文选用了拥有优雅衬线的卡斯隆体,这款字体与日记主人生活的年代、本人娟秀的笔记也更为接近。如前文所说,从“Memories of Things Past”到“悲剧”的转折点是车被砸碎的瞬间,封面设计表现的就是这一击,我希望这样一幅画面能再现击打的感觉而非直观的破碎。毕竟书中记载的大部分内容是对错综复杂关系的复盘,一段段事实更像是飞溅到角落中的碎片要小心翼翼地拾起,这种一强一弱、一快一慢的感觉,应是超强力度附着于最细微的视效落差间为最佳,所以我用白色烫印漆片与白色玻璃卡纸的两种有微妙差别的材质来表现。

封面上破碎的痕迹
内页中若隐若现的卡斯隆字体

在设计封面时也遇到过停滞不前的阶段,我甚至还向作者索要她破碎的车窗照片用以勾画碎裂纹理,得到的回复是:“都吓成那样了,哪还顾得上拍照”的回复,突然感到设计者置身事外的冷血,但也不得不承认是这种“冷血”让人以更客观的态度进行设计吧。上周看到一篇关于2017年6月OCAT 展览的采访,终于见到了日记的原貌,此时《双重生活》已出版2个多月了,而日记还在比利时劫匪手中,石真已经开始了“Memories of Things Past”第三章的构思。

L.L.D.M 日记原件封面
《悲剧、巧合与L.L.D.M的双重生活》  石真
尺寸 | 160mm x 210mm x 14mm
装帧 | 平装 异形脊,并一组别册,192页
限量 | 600本
2019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Tragédie,Coïncidence Et La Double Vie De L.L.D.M
Shi Zhen
La Maison De Z
Limitededition of 600 copies,
Softcover,160mm x 210mm x 14mm, 192 pages that contains a booklet
Publishedin English, French and Chinese
September2019

关于作者

石真(b. 1989)出生于中国山东,现居巴黎。她的艺术实践以影像、艺术家手工书和非虚构写作为主并涉及多种媒介,通过在预设叙事结构下对个体真实生活经验的行为化介入,来探索在“档案与虚构”、“私人与公众”母题下,真实与回忆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同时尝试探索在历史语境到当下持续变化的状态中,时间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存在与消亡。

她的作品得到国内外广泛展出,近期展览包括北京OCAT研究中心,连州摄影节,北京正观美术馆,北京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上海/深圳OCAT“听我说”,法国La Gacilly 摄影节,巴黎Circulation(s)摄影节,瑞士沃韦Emergency 艺术空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等。

石真曾获法国La Gacilly 新锐摄影奖(2017),台北Wonder Foto Day 评审奖(2017),法国Tribew 摄影奖(2016),荷兰Foam美术馆Paul Huf奖提名(2019),英国MackFirst Book Award 提名(2016),入围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2018),并入选2017 年度挪威Sunnhordland美术馆艺术家驻地项目。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